艺术新闻
联系方式
精英艺术网-北京今史艺术学研究院
电话:18611192567
网址:www.bxsd.org
地址:北京海淀区光耀东方广场S座
详情
匡时“大夜场概念”:鲁迅和傅抱石的不同“效果”
发布:2015/12/16 点击:2300
夜场拍卖的概念在中国的发展,恐怕早已经超出了所谓的“高价之夜”,反而是越来越走向一种概念和观念的推广,正如北京匡时拍卖夜场中大热的鲁迅书法,在文化拍卖盛行的今天,北京匡时拍卖更是深谙其中的道理。
主打“文化概念”的今天,“有意思”的拍卖不仅仅是高价精品,从过云楼到梁启超旧藏、南宋告身再到今天的鲁迅,向来“不缺空”的匡时,总是能在征集难的当下找到一个突破口,哪怕是这16字的四句偈语。
但是对于现场竞拍的买家而言,所谓的感叹就在于拍卖的钱真的不好挣!也有人时常调侃说有钱人真不惜命,晚间七点半开拍,持续不间断的六小时保持神经的高度紧张。从2015年春拍夜场的110件拍品,到2015年秋拍的160件拍品,如果“不幸”想要竞拍的藏品排在了后面,那大概真的是个“不眠夜”了。
包括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和历代书法专场在内的近160件拍品,在经过了长达6个小时的拍卖之后,最终取得了5.3亿元的成交总额,平均成交率在89%。其中近现代书画夜场中的66件标的成交额为2.93亿元,成交率为92.42%;古代书画夜场的25件作品的成交额为1.4亿元,成交率为92%;历代书法夜场68件拍品的成交额为1亿元,成交率为83.82%。
和2015年春拍的110件夜场拍品创造的5.6亿元的成交价相比较,秋拍夜场的成交价虽然没有超越,但是高成交率是本场最为明显的特征,在雅昌艺术网记者的统计中,80%以上的拍品以超出最高端估计成交;千万级拍品在当晚的拍卖中数量并不多,两个书画专场中,第一次露面的傅抱石《芙蓉国里尽朝晖》以3450万元成交;清朝大内总管赫奕的作品《烟树山亭》是拍前唯一一件估价待询的拍品,最终以2553万元成交。其他的拍品都集中在500-1000万之间,也正是这部分价格的拍品高成交,保证了当晚的拍卖成绩。
如果有一个横向的对比,我们会发现这和嘉德大观之夜的设置所越来越一致的是,在传统夜场的概念中,只有高价的甚至是估价待询的拍品会出现,但是正如嘉德拍卖中的碑帖和新中国绘画专题一样,匡时拍卖中的历代书法夜场的设置,则是充分显示了公司的强项。
早在匡时开始推出历代书法夜之前,董国强就一直是圈内的“书法高手”,向来对于书法作品和市场寄予厚望的董国强,终于用连续四季的拍卖证明了自己的判断,的确,书法作品在过去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用董国强的话说就是“太便宜了”,相当于没有市场的,一直到1993年左右的艺术品市场真正出现的时候,书画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书法市场是停留的,所以最近几年书法作品的走高,也是其价值回归的一个过程。
在当晚的拍卖中,黄宾虹《行书纪游旧作》以805万元成交,成为全场最高价的拍品。金农漆书《鹤赋》和文徵明《行书自作诗》分别以632.5万元、609.5万元成交,位列本专场成交价格的二、三位。而早在拍卖前就大热的鲁迅的16字书法,也以304万元成交,这一件拍品也堪称是文化和拍卖标的之间的完美结合,也正是匡时“书法大夜场”观念推广的完美案例。
“艺术品市场总是有一个回归的过程的,有些东西回归的比较慢,这个艺术品本身的门槛有关系,比如古代书画和书法,原因就在于这个门类太难懂了,虽然有很多的企业家对艺术品有兴趣,但是也仅仅是局限于到在世艺术家手中直接购买保真的作品,对于在这些作品,还在于一个慢慢引导的过程,而且从文化的层面上来讲,以后艺术品的价值回归一定是呈现在古代书画和书法上来的”,在对于书法市场的看法中,董国强也是寄予厚望。
对于雅昌艺术网记者而言,当晚的拍卖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则不是这些高价位的拍品,而是关于竞拍过程的趣事,以及收藏者对拍品文化概念的理解。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匡时在推广历代书法的想法一样, 此次上拍的鲁迅书法作品内容为四句偈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地杀人。” 鲁迅书法在民间极少流通,在收藏界也只能用“凤毛麟角”来形容其珍稀度。在现场的拍卖中,这件作品被安排在书法夜场的中间部分,拍前估价为80-100万元,如果按照一般社会文化名人的价格来看,这16字的四句偈语价格“不低”,而在现场的拍卖中最终以304万元成交,这一成交结果之后的讨论确是引发热议的关键。
拍卖结束之后,董国强在朋友圈内发文:“这个价格远远低于我的预期,拍卖后我问几个人,为什么不买鲁迅?回答几乎差不多,词不好。难道叫鲁迅写几个万事如意吗?”这样的疑惑之后,收藏家李笠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拍卖前的估计过低,因为鲁迅的作品本身缺少定价指标,过低的起拍价,在拍卖前就把买家的心气降低了。
转念一想,匡时拍卖在近十年时间的铺垫中,早已经成为书法作品中的权威公司,甚至是掌握了定价权,正如上季拍卖中的南宋书法告身作品,同样是拍卖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拍品,没有所谓的定价指标,但是最终南宋司马伋告身高达2000万元的成交价着实是市场寄予匡时的反馈。对于这种文化拍品向来是匡时的强项,这次拍卖成交价格虽然远远低于董国强的预期,但是朋友圈中其他买家的反应却是不尽相同,几乎是同一感叹,16字的小书法作品竟然能300万!并且纷纷调侃起鲁迅先生的这幅极具深意的拍品。
究其背后的原因,对于文化拍品的概念理解还是存在着偏差,早在拍卖预展时,匡时拍卖晏旭告诉记者,鲁迅早年研究过大量的佛教,对佛教哲学内涵有很深的研究。而在这一书法作品中,鲁迅手书佛偈的前两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为人所习见。但鲁迅笔锋翻转写下“放下佛经,立地杀人”,却很具批判性和讽刺性,带有鲁迅一贯的思想深刻、言辞犀利的特点。
而这似乎也注定了这件“不怎么样讨喜”的鲁迅书法作品会有这个价格,极具批判性和讽刺性的文化拍品并不能成为第二件千万级南宋告身作品。不过这显然不影响媒体对于鲁迅书法作品报道的热度,毕竟是第一次现身匡时拍卖的这件24×20cm鲁迅手书,就文化价值而言,早已经远远超出了价格本身。
晚间拍卖中最能引起众人关注的必然是估价最贵的拍品,在开始鲁迅作品拍卖前,这件傅抱石首次现身拍场的《芙蓉国里尽朝晖》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高价早已经注定,但是最终3000万元的落槌价却让现场有点“晕”。
这件傅抱石的命题创作,这件作品曾作为96年深圳荣宝斋开业志庆的封面,是该作品首次出现于市场,在当晚的拍卖中记者也发现其中的一位藏家似乎是“势在必得”,不停的关注悬挂在旁边的这件傅抱石精品,果不其然,在现场的拍卖中首先以1200万元起拍,没几口的功夫就交到了2900万元,在董国强“8888”号的电话委托的强攻下,现场的买家力压一口,向拍卖师点头致意“加一口”,拍卖师叫价至3000万元,成为全场第一次收获掌声的瞬间,也许是“3000万”的气势影响了现场其他竞买者的心气,在董国强委托退出竞争之后,拍卖师就要宣布3000万元落槌的时候,而最终的买家就要成功的时候,这位买家突然跳出来说是“2950”万元,就在拍卖师和委托席眼神交流之际,场内后方的一位买家突然跳出来“3000万”,全场哄堂大笑,拍卖师也调侃道,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容易擦肩而过,询问买家是否再加“50万”,显然这位势在必得的买家没有料想到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最终放弃了这转瞬即逝的机会,这件拍品最终以3000万元被后场的买家一举拿下。
这样的一段拍卖经历相信会让那位势在必得的藏家失落好一阵儿,尤其是对于市场中第一次出现的没有任何问题的傅抱石精品而言,在市场中“熟脸”越来越多的今天,这样的一件精品确实难得。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相比较于鲁迅的作品的304万元,这件傅抱石的命题作文的3450万元,明显了反应出了艺术品收藏中的不同的文化价值差异。
在傅抱石和鲁迅这两个并不怎么有关系的对比中,且不论文化深度,就市场稀有性而言,再出来一件鲁迅怕是要很难了,而傅抱石这类题材的作品,市场上类似题材的作品相信已经很多了,这恐怕也是董国强在采访中经常说的,做拍卖的人经手一件有温度的历史价值拍品是极为难得的。
除了主打文化概念拍品之外,当晚的拍卖热点肯定离不开收藏热点——古代书画中的石渠宝笈著录拍品,故宫两期的石渠宝笈特展带来的收藏热潮不可小觑,在当晚的拍卖中,一件清赫奕作品《烟树山亭》最中以2553万元成交,成为当晚古代书画部分价格最高的拍品,这件作品收录与《石渠宝笈》初编,并且有康熙帝亲笔题字,赫奕作为清内务府的大总管,今晚的拍卖结果,借助康熙帝的御笔,以及《石渠宝笈》的热潮,成为本场继傅抱石3450万元之后的第二高价拍品。
结语:无论鲁迅作品能够拍出什么样的价格,在鲁迅为数不多的作品,足以成为今天社会中记录性的文化事件,而这应该也是匡时的文化概念和大夜场概念的核心。而对于收藏者,傅抱石也好,赫奕也好,说一句俗气的话:流传有绪依旧是拍场霸王。
上一个:张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