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闻
联系方式
精英艺术网-北京今史艺术学研究院
电话:18611192567
网址:www.bxsd.org
地址:北京海淀区光耀东方广场S座
详情
张耀庭
发布:2014/11/4 点击:3024
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张耀庭先生被世界精英书画艺术研究院、北京今史艺术学研究院特聘为“书画艺术研究顾问”。
张耀庭为赛事题词“祝首届国际武术搏击争霸赛圆满成功!”。
文武双馨
------为《张耀庭书法集》而作
张耀庭先生的书法集要出版了,实乃可喜可贺。嘱我写序,不敢当,只能是说说我的心里话。
耀庭与我因武术而结缘,又因书法而成好友。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主持全国武术工作时,我编《中华武术》杂志,有许多事得和他商量;他又是体育界书法的一支笔,我是个书法爱好者,也得向他学习。
我有幸,在老领导徐才同志过生日时,看到了耀庭为徐老书写的“祝寿词”,令我大为惊喜:对书法,除了精习碑帖外,我还有一个学习习惯:发现了一幅好字,我可在字前伫立琢磨良久,从中获取教益。这次在耀庭书法面前,我也是久久不愿离去。
耀庭的章法,卓尔不凡,极为考究。常言“拳成一家,字成一体”。他的字,既有唐代颜(真卿)体的遒劲,柳(公权)体的秀逸,欧(阳询)体的险绝,还有宋代苏(东坡)体的精到,而且“自辟乾坤,浑然天成”,极富创造性,可谓“张(耀庭)体”也。此张体,非彼张(旭)体。唐之张公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风格新颖”,颜真卿向他求教笔法,怀素继承和发展他的草书;今之耀庭则是:“纵横奇倔,意脉深厚”,展现了“凝重的气韵,清整的风貌”,且“笔下生风,似有千钧之力”。实乃字如其人也。
据我所知,耀庭有幸:书法,从小就得到塾师的严格训练,为尔后他自学、提高打下了稳固的基础;且他还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撰文拟稿,或批阅文件,均采用毛笔书写,且数十年如一日。现已年逾古稀,又过“喜(77)寿”,仍每周必有三个下午练习书法;还常“以书会友”和“有求必应”。其精神实可圈可点也。提起“有求必应”,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我先后得到他的两幅墨宝。我虽与耀庭习字经历相似,曾在私塾就读了8年,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我坚持的不佳!耀庭的执著精神,值得我努力学习。
耀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武术事业有一种鞠躬尽瘁的精神。早年,在河南登封任县委领导时,对少林寺和少林武术鼎力扶持!从寺庙维修到武僧生活都做了妥善安排。为解决寺僧饮水困难,还排除干扰,特地为他们打了一口深井,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真是“喝水不忘挖井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重拍的电影《少林寺》风靡世界,在重拍的过程中,他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调省体委主持工作时,他既抓全面,又对温县太极拳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了大力扶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致使少林拳、太极拳成为河南武术的“两大亮点”、“两大品牌”。他本人也受到河南省人民政府的嘉奖。
耀庭调中央,是分管体育的国务委员李铁映的点将,到任后,他不负众望,以“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理念,对武术实行两手抓的原则:一手抓全国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除注重武术专业人才培养,并主动争取全运会增设武术牌的同时;在“武术之根在民间”的认知下,也积极倡导武术进入各级各类学校,以及扶植全国武术馆校的兴起和民间开展的武术活动,又大力开展全国“武术之乡”的评选。另一手抓武术向世界推广的力度,武术陆续进入亚运会、东亚运动会后,又力争武术早日进入奥运会。为此,耀庭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于发展国际武联的工作。他既当国际武联秘书长,又兼技术委员会主任。在国际武联被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入会后,在会见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时,他就对萨翁提出了武术进入奥运会的诉求,成为我国武术申奥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武术是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耀庭对武术文化建设,又做出了极其可贵的贡献。他提议编一本有份量的《中国武术史》。于是邀请了全国武术“笔杆子”在一块切磋、编撰。可意见纷杂,难得统一,有的甚至退出。在有了初稿后,他召开了扩大会议进行切磋,争论热烈,意见也较纷杂。这时他拍板了:“就这么定了,文字上再把把关,咱们就算是抛砖引玉吧!以后,让有识之士去做补充、修改、完善!”韶华易逝,二十余年过去了,当今也没有其上者!
随后,耀庭又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合作,他与李杰老师任编委会主任,张山老师任主编,经过全面的策划与编撰的分工,又及时的出版了长篇巨著《中华武术百科全书》。对武术进行了从古至今、较全面系统的总结。这是武术界的空前之举,为子孙后代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我也参与其间,收益匪浅。
耀庭既是难得的书法家,又是难得的武术健康发展的引路人,文武双馨!难得!
作者:《中华武术》首任总编 昌沧 (年逾九十高龄)
2014年9月2日于龙潭湖畔
下一个:李国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