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闻
联系方式
精英艺术网-北京今史艺术学研究院
电话:18611192567
网址:www.bxsd.org
地址:北京海淀区光耀东方广场S座
详情
面塑大师梁秋叶
发布:2014/11/1 点击:3198

创新面塑艺术家 色彩斑斓绘人生
——记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面塑”传承人梁秋叶、张建中
(中国新闻播报 记者:薛朝阳 特约记者:徐梦萧 )晋南大地,有重镇汾城,汾城古称“太平县”。也就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朵花盛开千年而不衰,那就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花馍——面塑。“太平面塑”就是民族文化经过长期积淀绽放的一朵奇葩。
太平面塑即山西省襄汾县景毛乡北李村的面塑面艺,做工精致,花色细腻,品种繁多,是当地面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主要流行于襄汾县及周边的浮山、曲沃、翼城、乡宁、临汾及运城的部分地区,在当地嫁娶礼品、寿辰生日、殡葬贡品、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场合广泛使用,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太平面塑由于其制作工艺独特,于2011年4月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做为“太平面塑”继承人的梁秋叶、张建中两位古稀老人,为面塑的传承付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汗水,将对面塑的满腔热爱都化成美好的祝愿揉入这洁白细腻的面团中。
在山西省临汾市及周边地区,大部分家庭妇女都要会捏制花馍,而且多种常用造型可信手拈来,久而久之,一些家庭妇女便熟能生巧,心到手到,手下生花。花馍的捏制水平不断提高,并因此造就了一大批捏制花馍的能工巧匠,梁秋叶便可谓是这一民间艺术的集大成者。除了继承传统的面塑技艺外,老人的创新能力也有目共睹。生于1946年的梁秋叶,自幼喜爱捏泥人、做布艺、剪纸等工艺。在外祖母、婶婶及老艺人的影响与指导下,学习面塑制作技术,经常帮忙给邻居做各种花馍,从而对面塑产生极大的兴趣,抽空便在家里一个人反复捏、剪、刻各种花、草、动物、人物,一点一点掌握了面塑技术,被乡亲们称为“小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提高,作品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也影响着家人一起慢慢走上了专业制作面塑的道路。
她在继承民间传统面塑工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创新设计了二十多个品牌,并设有高、中、低三个档次,满足了不同需求人士的选择。她的作品设计别出心裁、造型独特、制作精美、颜色鲜艳、立体感强、饱和度好、极富观赏性。人物造型:无论古装剧、现代剧、杂技、神话人物,无不将其特征、个性表现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各种花鸟鱼虫、游龙飞凤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她的面塑作品尤其讲究染色,其造型华丽别致,色彩鲜艳,不论用途和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紧密联系并发展变化着。其创作取材内容也十分广泛:十二生肖、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戏曲故事、花鸟虫鱼、菜蔬瓜果等样样俱全。此外,在造型上,还讲求抽象性、信仰性和理想性。其作品朴实简练、造型夸张生动,三维立体感强,用色明朗大方,风格粗犷豪放,富有雅拙的美感,刻画形象追求神似和意境。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她的面塑作品也多次参加了国家、省、市、县举行的展览,小小民间民俗面塑作品登上了大雅这堂。
2005年获得襄汾西陶文化展览一等奖。
2008年参加了奥运会、全国妇女十大展览。
2009年至2013年连续三届参加中国(山西)农博会展览,荣获金奖。
其部分作品已被故宫博物馆、五台山、丁村博物馆、汉留侯祠等地收藏。她本人也被多家媒体赞为:“花食泰斗”、“面塑大师”、“世间艺术家”、“创新面塑艺术家”。
张建中老先生也多次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荣获襄汾县“文化强县建设突出贡献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提高,很多人登门求艺或技艺交流。为了将这一民间艺术传承并发扬下去,梁秋叶和她的爱人张建中老先生多次参加了省、市、县组织的阳光工程和农民技术培训,对数千名农民进行了面塑技艺传授,并跟其他的面塑艺人进行技艺交流。
太平面塑的继承人梁秋叶、张建中两位老人,均已是古稀之年,虽然技艺精湛,勤耕不辍,但是由于年龄及经济制约,多年来精品传世不多,为了将面塑技艺发扬光大,他们不断寻觅真正热爱面塑艺术的学习者,以期将太平面塑这门艺术不断地传承下去,迄今为止,已经传承了李秋莲、吉俊玲、徐瑞玲三位弟子。弟子们虽然已能独立进行创作,但两位老人还是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真正传承下去奔跑着,宣传着,讲授着。他们说:“面塑艺术作品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社会的发展为民间面塑作品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展示的平台和广阔的市场,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虚心向他人学习,改进工艺,精心设计,精心制作,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让太平面塑这一民间瑰宝走向世界,展示我国人所有的智慧与才干。我们要继续学习提高面塑技艺,也要不断创新,更要有创意,同时,我们还要把选择培养接班人摆在第一位,我们要当好传承人,让面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国家支持和保护,传承下去,要和热爱面塑的人携起手来,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共创面塑的美好未来。”
目前,太平面塑已经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收录到《襄汾县志》、《襄汾非遗》两本书中。在这两本书中,均详细阐述了太平面塑的价值:民俗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
一对古稀老人,一对面塑老艺人,为民间工艺的传承挥洒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为使晚年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他们执著耕耘,尽情用色彩斑斓的面塑描绘着美丽的人生!